[突尼西亞旅遊]突尼西亞藝文之窗

法國著名作家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 1821-1880)、瑞士名畫家保羅克利(Paul Klee,1879-1940)、英籍愛爾蘭知名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法國思想巨擘傅科(Michel Foucault, 1926-1984),以及女性主義哲學家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1986)等人,都曾在突尼西亞留下了足跡。

除了以上我們較為所熟知的歐洲藝文界人士,突尼西亞本地的藝文界人士,則曾在殖民時期法國文化的燻染下,以自己母國文化的元素與底蘊,經過融合與轉化,逐漸發展出深具突尼西亞特色的藝文作品。

這種現象,不僅反映了突尼西亞人在殖民體制下,逐漸對於自身文化的覺醒,也折射了突尼西亞在歷史洪流中不同文化政權的洗禮下,逐漸融合而成的獨特文化現象。其中,本地畫派以突尼斯畫派(L'École de Tunis)為代表,文學界則以詩人沙比(Abou al-kacem El-chebbi ,1909 - 1934)最為知名。

此外,突尼西亞文化部門對於突尼斯老城區(Tunis Medina)裡的部分建築,進行了古蹟的空間再利用,其中有些被規劃為博物館或藝文中心。我們這次旅行就參觀了突尼斯市立博物館(Musée de la ville de Tunis)、塔哈爾.哈達德文化俱樂部(Le club culturel Tahar Haddad),以及突尼斯詩社(Maison de la Poesie Tunis),這使得我們對於突尼西亞的在地藝文活動與發展,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171230123046.jpg

突尼斯畫派(L'École de Tunis)

在突尼西亞本地當代繪畫的發展史中,「突尼斯畫派」象徵一個重要的里程碑。1936年,以皮耶.布謝勒(Pierre Boucherle)為主的一批突尼西亞畫家與法國畫家,提出了全新的繪畫藝術理念。皮耶.布謝勒認為繪畫不應被宗教因素所形成的教條所侷限,藝術創作本身才是繪畫的主體。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皮耶.布謝勒為首的「突尼斯畫派」正式成立。「突尼斯畫派」事實上可謂一個藝術運動,反對伊斯蘭文化中禁止對具體人物與動物形像的再現,他們認為伊斯蘭宗教遏制了繪畫藝術的自由。「突尼斯畫派」的理想,是推動繪畫藝術與大眾文化和現實世界生活的結合。 
   
「突尼斯畫派」運動匯集了突尼西亞的穆斯林、基督徒、尤太人以及法籍畫家,這批藝術家擁有一個共同的文化理念,就是希望藉由描繪突尼西亞傳統日常生活的點滴為媒介,致力於國家文化的傳承,並冀望發展出多元的繪畫面貌。同時,「突尼斯畫派」也是一個突破殖民文化的藝術運動,因為這個畫派鮮明的本土性質,充分代表了突尼西亞自身的繪畫藝術。「突尼斯畫派」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開始,一直蓬勃發展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這段期間,也是突尼西亞繪畫藝術的黃金時期。

色彩鮮豔與調色濃稠為「突尼斯畫派」繪畫主要特點,並透過描繪本土題材拒絕殖民繪畫的影響。日常生活中從各種儀式到人們穿戴的傳統服飾,都是畫家們的觀察對象,這群藝術家也經常描繪突尼西亞各行各業的人群,從婦女、音樂家、神職人員、手工業者、到販夫走卒無所不包;他們還時常描繪人民的日常生活,從熱鬧市集、土耳其澡堂,到傳統咖啡館等主題應有盡有。這種繪畫形式標榜以藝術讓眾人認識突尼西亞的生活,並企圖彰顯突尼西亞的多元文化精神。

雖然這些藝術家的畫風,免不了受到歐洲現代主義藝術的影響,但是「突尼斯畫派」確確實實激發了許多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從中找回了屬於自己的藝術創作,他們拒絕舊有宗教與殖民觀念中的循規蹈矩,重新詮釋了自己的藝術。「突尼斯畫派」主要的畫家有:朱留謝(Jules Lellouche)、葉海亞圖爾基(Yahia Turki)、皮耶布謝勒(Pierre Boucherle)、摩西利維(Moses Levy)、易卜拉欣達哈(Brahim Dhahak)以及阿馬爾發哈(Ammar Farhat)等。

330px-Aboul_Kacem_Chebbi.jpg

詩人沙比(Abou al-kacem El-chebbi ,1909 – 1934)

突尼西亞的文學作品,通常以阿拉伯文或法文書寫。突尼西亞阿拉伯文學的歷史可以追溯至西元七世紀;而法語文學的發展,則源自於殖民時期在突法國人仿照巴黎文人圈所推動的當代文學。

詩人沙比可說是最為著名的突尼西亞文人,他以阿拉伯文寫作,不過作品風格也有受到歐洲文學的影響,作品大多洋溢著自由、愛和力量。儘管他的塵世生命只有短短二十五年,但他卻被阿拉伯文學界廣泛譽為「突尼西亞之光」與「突尼西亞最偉大的民族詩人」,廣受突尼西亞和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崇敬。他在十八歲時就獨自完成了穿越突尼西亞全境的旅行,隨後於突尼斯的濟圖納清真寺(Zitouna Mosque)大學完成學業,1930年代也曾參加突尼西亞民族解放運動。

歐洲十八至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文學對他影響很大。除了幾位法國詩人,沙比特別崇尚英國詩人拜倫(Gordon Byron),並將他視為希臘獨立戰爭中壯烈犧牲的英雄。濟慈(John Keats)的審美感性,以及雪萊(Percy Bysshe Shelley)的諸多師作都是他的寫作靈感,沙比的家鄉吐澤(Tozeur)附近的浩瀚沙漠,更是他的繆思。沙比雖然自幼接受的是古典阿拉伯教育,但他的詩作大都衝破了傳統宗教影響下的嚴肅性,非常重視阿拉伯語文中的詩意想像,並善用隱喻與象徵的寫作手法。他的詩作〈生存的意志〉(The Will To Live)為其代表作,被許多阿拉伯國家選為課本教材。詩作〈世界的暴君〉(To the Tyrants of the World)在2011突尼西亞革命期間,成為了一個備受歡迎的響亮口號。

突尼西亞國歌歌詞〈祖國的衛士〉(Defenders of the Homeland)最後兩節歌詞也是出自沙比之筆。沙比的正面肖像,也被突尼西亞選為紙鈔三十第納爾(Dinars)上的國家代表人物,足見沙比在突尼西亞的地位與影響力。

Salonpalaiskheireddine.jpg

突尼斯市立博物館(Musée de la ville de Tunis)

突尼斯市立博物館的前身是海爾丁宮(Palace Kheireddine),位於突尼斯老城區的中心。這座建築建於1860年代,是鄂圖曼侯賽因王朝(Husainid Dynasty, 1705-1957)攝政官海爾丁(Kheireddine Pasha)的官邸,為鄂圖曼和義大利建築風格的混合體。1908年,這座建築曾為尤太人社區的小型學校,後來也曾做為穆斯林學校。宅邸1961年成為侯賽因皇室的財產;隨後又在1972年成為突尼斯市的政府法庭。最後海爾丁宮經過整修,於1999年正式成為博物館。這座博物館並不舉辦永久性的常態展,而是經常舉辦高水準的當代突尼西亞或國際藝術家創作的現代藝術作品。如繪畫、攝影、雕塑和其他視覺藝術展覽,均為這座博物館的主要展覽取向。

022.jpg

塔哈爾.哈達德文化俱樂部(Le club culturel Tahar Haddad)

塔哈爾.哈達德文化俱樂部,位於突尼斯老城區裡一條靜謐的小巷中,座落於一幢令人驚艷的雷薩姆家族(Dar Lasram)豪宅內。這是由十八世紀侯賽因時期的雷薩姆(Hammouda Lasram)家族所營造的突尼西亞傳統三層大宅。宅邸整體氛圍寧靜怡人,屋內有許多精雕細琢的樑柱、美麗的石拱門、安達魯西亞風格和義大利式的木雕天花板、鑲有手工燒製的傳統經典四色瓷磚房間與花卉庭院。這座宅邸於1964年由突尼斯市政府收購,1974年文化俱樂部成立。文化俱樂部全年舉辦多種藝文活動,如音樂會與小劇場的表演,並做為提供學術研討會場地與藝文展覽的場地。現在,文化俱樂部則規劃為擁有藝術展覽廳、會議室、音樂會廳、小型露天劇場,以及人文圖書館和咖啡館集多功能為一體的藝文中心。突尼西亞藝文界人士常集聚在此以文會友,品茶賞畫或聆聽音樂,共度愜意的閒暇時光。

突尼斯詩社(Maison de la Poesie Tunis)

突尼斯詩社位於突尼斯老城區裡一幢十八世紀富豪札茲里(Dar el Jaziri)家族的宅邸內,是突尼斯的一處文化機構。1930年代「突尼西亞國父」布爾吉巴(Habib Bourguiba)創立了新憲政自由黨(Neo-Destour),致力鼓吹突尼西亞的獨立運動。當時一些秘密的黨政大會,就是在這幢宅邸的地下室舉行,以躲避法國殖民當局的審查。在突尼西亞的獨立運動史上,這幢建築別具歷史意義。

這幢侯賽因時期的建築,同樣擁有精緻的雕花木門與繪有美麗圖案的木質天花板;宅邸內部的牆壁部分已經斑駁,顯得內斂而滄桑;橫梁上的裝飾圖案,則是安達魯西亞式與義大利式的幾何圖案。庭院的周圍環繞著柱廊,房屋內部的房間門窗是柔和的藍色,明亮又具有古意。詩社門口以各國文字標示的「詩社」二字,趣味十足。突尼斯詩社的成立,在於鼓勵詩歌的創作與傳播,促進詩歌和其他藝術之間的交流,並加強詩人與詩歌愛好者的互動關係;詩社也定期舉辦與詩歌結合的戲劇表演,並編導與詩歌有關的電影。此外,詩社還擁有館藏豐富的詩歌專業圖書館與視聽館,並出版各種詩集。

171230122107.jpg